首页 > 进步的中国

社会需求提升带来改变——中国旅游业简史

发布时间:2021-01-06 15:55: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吕依依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天的国人不仅关注怎么活着,还普遍关注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领域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拓展。这正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看到的风景和要解决的问题属于新的阶段。旅游业作为直接为人服务的行业,“贴身”感受到整个社会需求提升带来的生活观念、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各种改变。

 

 

中国旅游业四大阶段

旅游业发展的格局是逐步展开的,旅游业跟随国家战略,不断嵌入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调试和提升旅游业的定位。


(一)初创阶段。

1978年、1979年,国家为改革开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旅游业出生就有一个“为什么干”“怎么干”的问题,需要国家从战略上明确旅游业的性质和定位。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80号文件)有两个定位:第一个是双重性质双重目标,“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要“政治经济双丰收”,这是用以确定旅游业“中国式道路”特征的定位;第二个是把旅游放在经济领域中比较、调试后的定位,“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这也是第一次关于产业重要性的精准定位,为旅游业在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大发展中“选对跑道”“对上表”。

改革开放之初,国内还没有旅行社,几乎没有人因私出境,国外入境旅游人数也只有180万人。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对旅游业产业属性的认识,迈出了历史性步伐,从外交事业转变到经济性产业。旅游业定位的突破,推动着旅游业的初步改革,为了适应旅游业定位的转变,改革围绕着两大转变推动:旅游管理由行政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以及由直接管理企业向间接管理企业转变。

1978年夏天,300 多名香港青少年经过深圳罗湖桥口岸,踏上祖国的土地,迎接他们的是当时团中央旅游部的导游和鲜花,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以夏令营名义回国观光的香港青少年团队。

在1979年1月到7月间,邓小平连续发表了多篇讲话,“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这个话语为世界旅游者打开一扇窗。“到中国去!”成为国际上的时髦声音和世界性冲动,四海宾朋蜂拥而至。

80年代,国内游逐渐兴起,但当时景点不多,北京、西安等名胜古迹多的地方成了少数几个热门的旅游城市。那时能去一次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前、长城留个影,是非常了不起的,身边的人都会很羡慕你。
    中国人最早的出境游起源于 1983 年,香港、澳门对内地居民开放旅游后,广东地区的“港澳探亲游”成为出境游的开始。1983 年 11 月 15 日,第一批中国公民共 25 人从广州出发前往香港旅游探亲,香港媒体称之为“新中国第一团(出境旅游团)”。

 

 

(二)产业化进程阶段

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计划,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5年实践、5年探索有多难可以想见,最终这个《规划》敲定了作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产业应该有的基本政策体制保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轨道上开始了产业化进程。旅游业产业化进程和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同轨同频同行。旅游业随着1992年国家市场机制的完善而转型,主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一阶段,开启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进程。

1990年10月,中国国家旅游局允许公民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探亲旅游。1997 年,中国又陆续批准开放 8 个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国家。

1990年中国第一次评定五星级酒店,首批五星级酒店有三家,分别是广州白天鹅宾馆、广州中国大酒店、广州花园酒店。

到1991年,我国旅游业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334.98万人次,旅游创汇28.45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18.4倍和10.8倍。

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对国内旅游工作提出“搞活市场、正确领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旅游发展。

1996 年10 月, 国务院发布《旅行社管理条例》, 取消旅行社按一、二类划分的标准, 按国际旅游市场通行的做法, 只划分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种旅行社;1998年,国旅总社、国际饭店等国家旅游局直属企业与国家旅游局实施政企脱钩。

 

 

 

(三)市场化进程深入阶段

从1998年到2009年,“假日制度”推出,大众旅游风生水起,旅游市场繁荣兴旺。在国家整体转型继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09年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30年后又是一次“双目标定位”,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第一部《国民休闲纲要》出台,共同体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作用的“增强凸显”,同时也是旅游业对国民生活重要性的“深度显现”。

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定位得到完全认可是在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才真正实现了旅游业从外交事业到经济产业定位的转变。

随着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实施下,到1999年,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及创汇排名分别由1980年的第18位和34位跃升至第5位和第7位,国内旅游者达7.1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831.92亿元人民币,出境实现了港澳游、边境游和出国游的全面发展。

200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又提出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这标志着旅游业从经济产业定位又上升为综合性产业。

2008年,国家旅游局成立直属专业研究机构-中国旅游研究院,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已经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传播中国旅游声音的重要思想智库。同年,金融危机开始,为了刺激消费,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推动。

2011 年 6 月 28 日台湾自由行开始开放,截止到目前一共开放了 47 个城市,具有以上城市户籍的居民以及在开放异地户籍办理的城市,可以办理自由行手续。其中包含北京、上海、厦门、天津等共 47 个城市。

 

(四) “全面融入国家战略”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国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旅游业以主动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更大格局,以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方协同的改革精神,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在推动“旅游+”“大旅游”“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转型升级形成了新格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发展要求,“全域旅游”不仅是符合旅游业规律的发展要求,而且是促进经济社会统筹推进和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成为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旅游业定位的重要肯定。
    2015年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以进一步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满足居民日益品质化的旅游消费需求;2015年,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推动了旅游业的创新发展;2018年两会刚结束不久,国务院又出台了《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公安部2018年4月18日宣布,自当年5月1日起,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一直以来,公安部积极支持海南省经济建设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出入境便利政策。经国务院批准,2000 年即同意海南实施 21 国人员团队入境旅游 15 天免签政策,并于 2010 年进行了优化,将免签入境政策适用国家增加至 26 个。现在,政策适用国家名单包括: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挪威等。



截至2017年9月2日,国家旅游局共确定了249家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根据外交、领事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截止2018年1月18日,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落地签前往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增加到 68 个。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旅游供给和旅游消费方式,也促进了旅游商业模式改变,更使得旅游者和市场对旅游信息化产生了更高的需求。

 

旅游发展的根本原因

旅游业的发展是一条非均衡发展的轨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市场发展,逐步到三大市场全面发展;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到全域发展;从旅游行业发展到旅游产业发展,再到“旅游+”的产业集群发展;从单领域突进到全域发展,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产业的定位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能量、规模、效能不断增强。

国家发展的大势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从单领域突破到全方位提升,大趋势中的“大事件”形成了旅游业的各种“力点”“亮点”和“爆点”。然而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民群众成长中的需求。在第一阶段,中国人均GDP只有154美元,旅游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较为困难。但改革开放的双向效应直接启动了中国人的旅游需求。

 

第二阶段,1994年开始研究推动国内旅游发展时,人均GDP317美元,而到1998年研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时候”,人均GDP已经达到873美元。这个期间是国家转轨变型启动内需的经济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国家经济持续发展,2006年人均GDP超2000美元,2010年超4500美元,2015年超7000美元,2017年已经达到88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