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概览

上 海(2017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20-05-07 13:27: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杨臻

代理市长:龚正

市政府地址:上海人民大道200号

邮编:200003 

电话:(021)23111111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2000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以捕鱼为生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滬(沪)”。

市情介绍

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位于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15年,全市平均气温17.1℃,日照1493.8小时,无霜期269天,降水量1649.1毫米。全年7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的汛期。

面积

1949年末,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18平方公里。2015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岛。

水文

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流经市区,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淀山湖是上海的最大湖泊。

地势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整体地势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

2017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30133.86亿元,比上年增长6.9%,增速与上年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99亿元,下降9.5%;第二产业增加值9251.4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0783.4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2.46万元。

农业

2017全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60.02亿元,比上年下降9.1%。其中,种植业140.42亿元,下降3.7%;林业15.02亿元,增长13.2%;牧业39.87亿元,下降26.2%;渔业53.53亿元,下降10.2%;农林牧渔服务业11.18亿元,增长4.7%。上海域外市属农场实现农业总产值30.08亿元,下降6.5%。

全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8.0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5.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87万公顷,减少15.3%。粮食产量89.16万吨,比上年下降9.5%;生牛奶产量21.30万吨,下降18.2%;水产品产量25.74万吨,下降1.3%。

至年末,全市有1680家企业、6743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其中,绿色食品证书使用企业207家,绿色食品299个;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使用企业1463家,无公害农产品6420个。

至年末,全市累计建成设施粮田面积86.53千公顷,市级蔬菜标准园150家,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79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场317家。至年末,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13家,经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4516个。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03.5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094.36亿元,增长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989.36亿元,增长6.8%。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2902.80亿元,增长8.7%。

全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465.9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8%。

全年六个重点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405.5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9%。全年原油加工量2489.49万吨,比上年增长0.8%;工业机器人产量5.88万套,增长89.7%;智能手机产量4508.20万台,增长2.1%;汽车产量291.32万辆,增长1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0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实现税金总额2087.36亿元,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0.9%。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426.42亿元,比上年增长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197.49万平方米,增长14.4%;竣工面积8066.54万平方米,增长7.8%。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246.60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5.7%;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9.7%。

批发和零售业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393.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1.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批发销售额10.24万亿元,增长12.4%。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30.27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无店铺零售额1814.29亿元,增长9.4%。网上商店零售额1437.49亿元,增长9.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至2017年末,全市已开业城市商业综合体达225家。其中,商场商业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53家。全年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实现营业额达151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对外经济

全年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7921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进口33445.10亿元,增长18.9%;出口45766.30亿元,增长12.5%。全年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5969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进口24684.20亿元,增长19.3%;出口35006.04亿元,增长10.6%。

全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22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进口19117.51亿元,增长15.4%;出口13120.31亿元,增长8.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超过40%。按市场分,对欧盟进口4488.51亿元,增长20.3%;出口2327.78亿元,增长16.9%;对美国进口2072.56亿元,增长15.6%;出口3147.10亿元,增长6.1%;对东盟进口2642.73亿元,增长27.7%;出口1595.16亿元,增长10.3%;对日本进口2224.75亿元,增长14.6%;出口1308.98亿元,增长3.3%。

全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950项,比上年下降23.4%;合同金额401.94亿美元,下降21.2%;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70.08亿美元,下降8.1%。全年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61.53亿美元,下降1.1%,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95.0%。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75个,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62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70家;投资性公司345家;外资研发中心426家。年内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14家;投资性公司15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要节点城市建立经贸合作伙伴关系,货物贸易额占全市比重达到五分之一。

全年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608项,比上年下降57.3%;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110.8亿美元,下降70.3%。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108.5亿美元,下降8.4%;实际完成营业额99.3亿美元,增长49.2%;派出人员13902人次,增长114.0%。对外劳务合作派出人员18935人次,增长23.8%。

全年举办各类展览会项目1020个,总展出面积1769.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国际展览会项目293个,展出面积1329.16万平方米,增长12.9%;国内展览会项目727个,展出面积440.70万平方米,增长2.6%。

自贸区建设

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一堡”建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区内新注册企业累计超过5万户,全年实到外资、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市比重均超过40%。

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继续提高。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2017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减少到95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涉及的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发布试行;率先实施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推出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等6项创新举措。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上线运行,保税区关检“三个一”查验平台全面建成运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企业扩大至39家。

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成效。不断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领域,实施更为充分的压力测试。服务业扩大开放取得新成效,54项开放措施新落地服务业项目数412个,累计达2404个。金融开放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同步推进,共开立FT账户7.02万个,当年累计收支总额7.65万亿元。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累计769家,收支总额9761.50亿元。自贸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达到694.00亿美元。自贸区内共有95家企业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发布全国首张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一带一路”国别馆初具规模,保加利亚、匈牙利等7馆投入运营。先后与以色列、俄罗斯、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建立跨国孵化器,搭建跨境项目交流平台。完善自贸试验区境外投资服务平台,设立“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

政府治理能力先行区加快建设。形成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先行区总体方案。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第一批116项改革事项已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探索构建了“六个双”监管机制,已实现21家监管部门全覆盖,108个监管行业、领域全覆盖。“三全工程”全面推进,104项企业准入区权事项全部实现“全网通办、一次办成”,74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单窗通办”模式于2017年11月6日启动运营;188项个人社区事务已实现“全区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实现与口岸、金融等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与80个国家、市、区部门对接。优化完善区镇职能,率先开展统筹核心发展权和下沉区域管理权改革。建立“统一规则、整体开发、总体平衡”的区域开发机制。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

2017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97257.26万吨,比上年增长9.7%。旅客发送量20855.61万人次,增长6.6%。

2017全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5050.79万吨,比上年增长6.9%;集装箱吞吐量4023.31万国际标准箱,增长8.3%。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为46.7%,国际中转比例为7.7%。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76.04万架次,增长2.5%;进出港旅客达到11188.52万人次,增长5.1%。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7394.18万人次,增长5.7%;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3794.34万人次,增长4.0%。

全年上海港接待邮轮靠泊512艘次。其中,以上海为母港的邮轮482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297.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

年内轨道交通17号线、9号线三期开通。至2017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6条。全年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64条,其中新辟64条。至年末,公交运营车辆达1.75万辆。其中,国Ⅴ及以上标准和零排放车辆9885辆,占全部公交运营车辆的56.6%;运营出租车4.64万辆。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65.47亿人次,比上年下降2.4%。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35.38亿人次,增长4.0%;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2.01亿人次,下降8.0%。

至201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汽车361.02万辆,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私人汽车274.41万辆,增长13.1%。

邮电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1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6.2%;电信业务总量694.71亿元,增长40.3%。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74亿件、包裹业务245.92万件、快递业务31.1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868.89亿元。

旅游

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888.2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至2017年末,全市已有星级宾馆229家,旅行社1578家,A级旅游景区(点)99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

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873.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其中,入境外国人671.21万人次,增长1.7%;港、澳、台同胞201.80万人次,增长3.7%。在国际旅游入境者中,过夜旅游者719.33万人次,增长4.2%。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1845.27万人次,增长7.5%。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5523.29万人次,增长5.7%。全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68.10亿美元,增长4.3%;国内旅游收入4025.13亿元,增长16.9%。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

2017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42.26亿元,比上年增长9.1%;非税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1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47.62亿元,增长9.1%。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完成12839.92亿元(不含关税及海关代征税),增长8.4%。

金融

2017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33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至2017年末,全市各类金融单位达到1491家。其中,货币金融服务单位623家;资本市场服务单位403家;保险业单位389家。至年末,全市各类金融单位中,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达到251家。

至2017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2461.74亿元,比年初增加1950.76亿元;贷款余额67182.01亿元,比年初增加7199.76亿元。

全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428.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3%。上海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金额306.39万亿元,增长7.9%。其中,债券成交额247.34万亿元,增长10.1%;股票成交金额51.12万亿元,增长1.9%。全年通过上海证券市场股票筹资7578.06亿元,比上年减少5.9%;发行公司债14937.99亿元,减少41.5%。至年末,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证券12219只,比上年末增加2572只。其中,股票1440只,增加214只。

全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89.93万亿元,增长5.8%。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24.59万亿元,增长35.0%。银行间市场总成交金额997.77万亿元,增长3.9%。上海黄金交易所总成交金额9.76万亿元,增长11.9%。

保险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87.10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82.67亿元,增长17.5%;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04.43亿元,下降1.3%。全年保险赔付支出548.93亿元,增长3.8%。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33.81亿元,增长5.1%;寿险给付237.08亿元,减少3.6%;健康险赔款给付62.86亿元,增长25.8%;意外险赔款支出15.17亿元,增长45.8%。

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

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05.22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交通运输投资903.62亿元;邮电通信投资92.48亿元;公用事业投资97.68亿元;市政建设投资473.60亿元。

至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666.40公里,公交专用道路达到350公里(不含有轨电车长度)。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实现全线贯通开放。建成中心城区5个排水系统,打通11条区区对接道路。

全市自来水供水能力为1184万立方米/日,比上年增加32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总量为31.01亿立方米,下降3.2%;售水总量为24.52亿立方米,下降2.8%。其中,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分别为4.53亿立方米、19.99亿立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6.1%和2.1%。全年全市用电量1526.77亿千瓦时,增长2.7%。至年末,全市家庭液化气用户281.40万户,比上年下降15.4%;家庭天然气用户700.60万户,增长3.7%。

房地产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8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住宅投资2152.40亿元,增长9.5%;办公楼投资642.20亿元,下降7.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06.71亿元,下降2.4%。商品房施工面积15362.25万平方米,增长1.7%;竣工面积3387.56万平方米,增长32.8%。商品房销售面积1691.60万平方米,下降37.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41.62万平方米,下降33.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026.67亿元,下降39.9%。其中,住宅销售额3336.09亿元,下降36.3%。全年存量房买卖登记面积1563.53万平方米,下降54.0%。

全年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49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4万户。全年供应租赁住房用地80公顷,可形成租赁住房供应能力近3万套。

信息化

全年实现信息产业增加值327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2179.02亿元,增长15.0%。

推动新型城域物联专网试点建设,至年末,实现物联网全市覆盖。全市千兆光纤到户覆盖总量达40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75万户。家庭光纤用户数达到57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4万户。家庭宽带用户平均接入带宽超过100M,固定宽带用户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20.52M。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用户数达到238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15万户。同步开展5G关键技术研究和外场试验。开展i-Shanghai服务优化升级,完成原有1400处场所从2M到10M的普遍提速,按新标准新增600处场所,累计开通2000处。城域网出口带宽11312GB,比上年末增加2680GB,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2017GB,比上年末增加822GB。IPTV用户数达31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87万户。加快推广智慧城市应用服务,“市民云”用户数达到763万个。

全年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2426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B2B交易额16923.40亿元,增长17.2%,占电子商务交易额的69.7%;网络购物交易额7340.20亿元,增长31.0%,占30.3%。

至2017年末,口岸税费电子支付系统入网企业累计11300家,比上年增长23.0%。税单支付2020万笔,同比增长12.0%,实现电子支付金额16862亿元,增长24.0%。至年末,已有11.3万家单位持有有效“一证通”33万张。

至2017年末,“市民信箱”累计注册用户769万人,比上年增长32.6%。

发布实施全国首部地方综合性信用法规《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推进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信用联合奖惩子系统上线运行。至年末,市信用平台累计对外提供查询3906万次。其中,法人信用信息被查询1253万次;自然人信用信息被查询2653万次。99家单位确认向市信用平台提供45933项信息事项。其中,涉及法人信息事项27185项,涉及自然人信息事项18748项。平台可查询数据3.18亿条,法人数据1094万条,自然人数据3.07亿条。

至2017年末,市信用平台已建23个子平台,在建子平台1个。除市信用平台服务大厅外,已设立17家服务窗口。

教科文卫

教育

至2017学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4所,普通中等学校900所,普通小学741所,特殊教育学校30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数均有所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数有所减少。全市共有49家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招收全日制研究生5.00万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5.15万人,毕业全日制研究生4.1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达99.7%。

至2017学年末,全市共有民办普通高校20所,在校学生10.82万人;民办普通中学129所,在校学生8.05万人;民办小学139所,在校学生11.23万人。全市共有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学校20所,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689所,老年教育机构292所。全市共有校外教育机构23所。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含少年宫)19所,少年科技站3所,少年之家1所。

科技

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78%左右。

全市科技小巨人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共1798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74家。年内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47家,全市2015~2017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642家,净增长704家。全年共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141.6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金额及户均减免税金额均在全国领先。全年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93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7.4%。至年末,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1462项。累计已有172家科技创新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挂牌。

加大海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推进实施两批共22条海外人才出入境试点政策,引进海外人才110426人。2017年新当选两院院士13人,占全国10.2%。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3174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4633件。全年专利授权量为704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0681件。全年PCT国际专利受理量为2100件,比上年增长34.6%。至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10043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5件,比上年增长17.9%。全年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1559件,比上年增长1.7%;合同金额867.53亿元,增长5.4%。

文化

2017年内成功举办第三十四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开馆、第五届市民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全年市民参与文化活动人数近3000万人次。继续实施新一轮公共文化从业人员“三年万人培训”项目,年内参训7216人次。大世界非遗中心、世博会博物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对外开放。至年末,全市有市、区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5个,艺术表演团体210个,市、区级公共图书馆24个,档案馆49个,博物馆125个。全市共有公共广播节目22套,公共电视节目25套。有线电视用户765.4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97.18万户。全年生产电视剧40部,共1760集;动画电视8160分钟。全年共出版报纸9.13亿份、各类期刊0.94亿册、图书4.23亿册;摄制完成82部影片。

卫生

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144所,卫生技术人员18.80万人。全年全市医疗机构共完成诊疗人次2.73亿人次;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达到83.37岁;上海地区婴儿死亡率3.71‰;孕产妇死亡率3.01/10万,其中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01/10万;全市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7。

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率60%以上。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1+1+1”签约服务,签约居民超过340万,其中60岁以上老人256万。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率74%,签约社区就诊率53%,开具延伸处方累计94万张。

向6.75万计划生育特殊对象发放特别扶助金5.30亿元,25.13万人领取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3.84亿元。21.94万人领取了年老退休时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共计11.22亿元。继续推进“60岁以上老人接种肺炎疫苗”项目,累计接种131万余剂次;继续实施“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完成初筛47万余人,初筛阳性率18.9%,发现癌前期病变3065人,并给予进一步就医指导。

新增儿科床位406张,启动建设28个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项目。新增公办养老床位7088张、长者照护之家54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81家。推进护理站参与居家护理工作,全市执业护理站达108家。继续推进“新建医疗急救分站”市政府实事项目,建成急救分站156个,平均服务半径达到约3.6公里。

人民生活

人口概况

至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8.33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45.65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2.68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9.70万人,出生率为8.1‰;死亡12.90万人,死亡率为5.3‰;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11.20万人,出生率为7.8‰;死亡12.15万人,死亡率为8.4‰;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37岁。其中,男性80.98岁,女性85.85岁。

就业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7.90万个。全年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0503人,新消除零就业家庭289户。全年帮扶引领成功创业12628人,其中,青年大学生7440人;帮助8684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全年共完成职业培训106.84万人。其中,农民工职业培训49.56万人。至年末,累计有101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798人入选上海“千人计划”。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2%。成功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96元,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5元,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792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304元,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90元,增长6.0%。

社会保障

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1548.22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78.8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上年的每人每月880元提高到970元,增长10.2%。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190元提高到23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9元提高到20元。

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1496.78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344.6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至2017年末,全市民政部门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781个,床位14.41万张。其中,养老机构703家,床位13.83万张。在全市养老机构中,由社会投资开办的有363家,床位7万张。全市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560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707家。

全年各级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6.30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72亿元、特困供养金0.42亿元、粮油帮困0.83亿元、医疗救助金3.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