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虽然疫情冲击严重,但此前坚定不移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广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韧劲。疫情期间,广州农村地区一手抓防疫,一手促发展,全力保障农村生产以及平稳供给。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广州农村地区的经济逐步复苏,乡村振兴战略也在此时焕发出新的活力。
现代农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疫情之下,保产业,稳供给是重中之重。广州市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积极服务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深入开展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生猪养殖项目建设等措施,全力保障农产品平稳供给。目前,全市纳入监测的1258家农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生产水平均已接近或达到正常年份水平;25家重点农业企业生产水平全部达到或超过正常年份生产水平。落实早稻种植面积约16.48万亩,新增早稻种植面积约2.36万亩,超额41%完成省下达的新增早稻种植任务;上半年生猪出栏预计超20万头。
构建高质量都市现代农业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如今,广州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今明两年聚焦打造蔬菜、水产、花卉(含盆景及园艺)、畜禽、水果、种业、休闲农业等7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推动每个涉农区形成2~3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其中,全市18个新改扩建生猪养殖项目从1月起相继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80多亿元,5月起陆续建成投产。
今年上半年广州新增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15个),位列珠三角地区自筹资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首位。从化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于4月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全国共8家)。
建设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赋能
“好久没出门,这里空气好,来透透气。”3月中旬,一对来自广州市区的退休夫妇在从化区吕田镇莲麻酒庄游玩。近段时间以来,从化区的特色小镇乡村烟火气重现。今年“五一”假期,郊区乡村游成为热门之选。据统计,5月1日至5日,从化区接待游客38.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7亿元。
近年来,从化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大批网红特色小镇。乡村旅游作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典型产业业态,高度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总要求,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在广州快马加鞭进行。今年,广州将深入实施“五个美丽”行动。全市1144个行政村将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800个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其中力争不少于110个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形成10个左右岭南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群。
除此,广州还创建“五个美丽”综合示范片区,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建设100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强力推进拆违治违,加强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推进主干道两旁净化、绿化、美化,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小生态板块,推进万里碧道建设。今年各区计划新建及改造农村公厕139座,开放村委会内设公厕732座。
电商直播
新业态激发新动能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受到广大民众的大力追捧,现代化的直播带货成为了目前最热门的农产品销售方式。为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从化区积极拓展销售新思路。早在4月1日,从化区就邀请了千万网友在线“云”赏从化荔枝花海,在直播间启动2020年的“美荔定制”。乘着这股热潮,从化区紧抓直播经济发展新趋势,直播带货惠农助农成绩斐然。4月,从化开始布局“1+2+N”生态直播平台。同时,拟设百个“移动直播间”,走进全区村社对接乡村文旅、农副产品等,以直播带货方式赋能乡村经济。
专业人才
深入实施六大工程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今年,广州重点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包括农业农村智库建设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引导青年、乡贤回乡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程,在新型职业农民的职称评定、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支持各区依托特色产业、现代园区、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多形式设立院士工作站、研究院,引进高素质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随着近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化区通过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引进、流动以及激励保障机制,早已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专业人才、专家学者扎根乡村,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城乡融合
推进高水平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高水平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包括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建设、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去年年底,从化区成功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如今,从化的城乡关系正步入新的阶段,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更快、范围更广。3月11日,从化区举行了2020年重点产业项目签约及动工活动,现场签约和动工的重点产业项目涵盖5G产业、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科技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领域,投资总额达457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值新增约400亿元。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叶卡斯、何钻莹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骆昌威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叶碧君